《淡水23事》第四刊:跨世代女人安心尋路,在淡水住下來

2023年12月發行

點此看線上電子版

策劃/ 編者言|范情副主任

  如果“女路”是女人走出來的路,從1949 年國共戰爭、中華民國政府到台灣的島外
移民,到最近又ㄧ波香港移民 ; 以及當今淡水發展快速,放大城市觀光效益,人來人往
中,淡水現代女路是什麼樣的女性生命經驗與淡水歷史風華、山城水岸交織的生活路?
無論“不得不”,或是“選擇”,能安心“在淡水,住下來”的原因是什麼?


       本期《淡水23 事》嘗試以跨越世代、背景、生涯目標和年齡,約略拼寫勾勒現代
淡水女路,看見淡水現代女人遷移路上的生命風景。


       職業婦女不普遍的 1970 年代,港口淡水,陳淑麗老師從知名中藥房仕紳家庭的千
金小姐走出,到三芝鄉野,以淡水獨特孕育的教育藝術涵養及自由開放身教,在孩子心
中播種 ; 三十多年耕耘,處處桃李綻放。


       年輕藝術工作者明珠為孩子從香港到淡水,在河岸尋覓與海另ㄧ邊家鄉近似的元
素,也與上世紀淡水畫家林玉珠跨世代、對話女性生命經驗。國共戰亂,眷村媽媽流離
落戶淡水,文化新村是當年淡水眷村之一; 以眷村群聚取代傳統婆媳妯娌家族,在倚傍
淡水河的日式房舍,開展ㄧ人撐家的歷史生命路徑。


       母職是許多女性選擇的人生階段,淡水是養孩子的地方。從屏東到淡水,寶漣以淡
水豐富自然、文史、社區活動“富養”寶貝,不論向左走或向右走,綿延無際/忌,參與
地方議題行動,與孩子一起大玩、特玩。母職不再是與世界斷裂、受困的義務,孩子長
成淡水囝仔,寶漣也躋身淡水人,與世界重新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