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社大簡介

壹、源起

本校由淡水、八里及三芝地區文史團體、在地文化工作者與環保團體倡議共同發起,並邀集地方首長、各級學校人士等,擔任淡水社大籌備委員,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創立於2001年8月1日,迄今邁入二十三載。承先啟後,進行第三個十年的社大,透過紮實的辦學底蘊與開闊視野,結合各界專業者、學術界、地方公私單位以及本校師生,共同擬定大淡水地區(含三芝、八里)成為擁有生態環境、歷史傳承與多元文化全球視野,邁向宜居、宜遊與宜學的永續學習場域。

貳、使命及願景

使命:社大應成為社會的良心及凝聚社會共識的論壇,建立社區形塑願景的平台,引導民眾學習成為現代社會公民的學習場域,社大勤奮建構在地知識的學園,以成為終身學習的教育實踐為職志。

願景:充分運用大淡水地區豐富的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資源,以在地社區工作和社區營造經驗之積累為基礎,結合社區資源共同發展兼具在地特色和當代全球視野的課程與學習機制,提供終身學習資源與場域經營,並引導學員熱心參與公共事務,讓學員在追求個人夢想時與社大一起勾勒社區願景,推動淡水永續發展生態環境、歷史傳承與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城市。綜上述擬定三大願景

(一)成為終身學習與共學、共創場域。

(二)形塑世界文化遺產普世價值,建構在地知識學與運用,凝聚社區願景平台。

(三)深化公共議題與多元文化探討,培養現代公民素養。     

參、目標

一、 「地方學」為校本位核心價值,建構本校辦學理念及教學發展主軸,延伸辦學目標,推動「人文歷史」、「環境教育」、「公民素養」、「文化藝術」、「社區關懷」學群以及「社區需求」課程。
二、 營運實體校園及打造友善學習環境,延攬優秀師資及開設優質課程,提昇社區民眾生活品質,陪伴師生共同學習成長、肯定與成就樂園。
三、 培養行政團隊與師生、志工、社區社群的夥伴關係,創造教學相長與社區緊密結合共學、共好與共創機制。
四、 深化社區探究的精神,持續盤點在地資源及記錄工作,研調積累資料,建構「地方知識學」。
五、 挖掘地方人才,培育在地師資,共同推動社區教育;培育地方認同感之學習社群,促進參與公共事務與地方創新。
六、 公私部門資源合作,協作、推動及參與各項公共事務,培養民眾具備公民素養能力,社大成為凝聚地方的願景平台。
七、 深化公共議題與多元文化探討,鼓勵民眾參與終身學習意願,提昇領域知識,激發參與社會改革的意願。
八、 落實「照顧偏鄉、社會關懷」、「高齡社會、優質生活」,規劃課程研習及相關措施。
九、 尊重多元文化差異及共榮,透過資訊科技、傳播媒介開啟嶄新思維培育現代公民素養,陪伴地方民眾以開放胸襟與世界接軌。

●關於教師聯合會與學聯會

關於教師聯合會:教師聯合會依據淡水社區大學「教師聯合會組織辦法」,凡任教於本社區大學之教師,均為教聯會之當然成員。教聯會校務會議代表任期為一年,連選得連任,因故遇缺補選之。每學期秋季班屆一年,改選教聯會代表。

組織成員:成員組織包括會長以及教師代表共七位。

112-113年教聯會成員:林子峋、劉啟文、周正義、羅健新、涂孟君、林東毅、郭俊彥

關於學聯會:學聯會主要擔任學員代表出席校務會議,扮演與校方溝通橋樑的角色。帶頭吹響學習交流號角,籌辦校內學員聯誼活動或社區公益活動、展現學習價值、多元、生氣蓬勃的終身學習校園。

組織成員:成員組織包括會長、副會長、總幹事及四位代表,任期一年,於每年秋季改選,選舉大會與班代座談會合併辦理。

112-113年學聯會成員:鍾聿禔、莊欣音、洪玫瑤、張慈紋、張春海、蕭碧玉、張怡真

 


.